“这一篇文章的观点我觉得不错。”秦霁小心地拿起试卷,“阿瑜你看,他在试卷里提到了要扶持农业,用改良作物产量的方式来增富百姓。”
这不就是提高生产率么?
卫瑜将试卷接了过来,将全篇文章一字一句地浏览完。
“他的想法的确是不错,只是想要改良作物并非易事,要花的时间久,而且成功率也未必高,倒是可以在小范围内进行尝试,若是真的尝试成功了,再推广到全国也未尝不可。”卫瑜看完此人的试卷后不禁笑了笑,“他的文章辞藻比较乏味枯燥,也不爱引经据典,难怪他的名次在这么后面。”
大多的官员走的都是科举的路,而且都是中规中矩的科举路子,在写文章上常常用典,而且不爱直抒本意,总是隔着好几道弯来说事儿,像这个考生这么简洁明了的,的确少见。
“我问过老师,秦国二甲进士出身的多有留在都城任命为主事或者外放到地方担任知县,这人我看可以放到工部去当个主事,就让他带人好好地研究研究作物。”秦霁翻看了一下这个考生的名字,庞书文,他要记住这个考生。
“的确不错。”卫瑜将试卷归拢放好。
秦霁又拿起了下一份试卷来看。
……
秦霁将最后一份试卷给看完,已经是九月底了,被这些试卷给折磨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秦霁现在是看见试卷就想原地晕过去。
而在将这些试卷看完之后,秦霁也终于拟定了一甲的三人。
状元的文章写得比所有考生的长,而且是一篇兼具文辞与议论的文章,废了不少的笔墨,将他所思考到的每一个方面都给提了出来,陈述利弊,还有各种解决方法,光看文章就是一个能办实事的人。
秦霁觉得这么一个人放在翰林院其实是浪费人才了,就应该把他放到地方去历练实践,等他所提之法都有了效果之后便将人给调到中央来,直接出任手握实权的官员,比在翰林院待着更能人尽其才。
只是不知道这个叫盛商的状元郎,愿不愿意放弃在他跟前打转的机会去地方,毕竟很多官员为了不外放,那是各种手段层出不穷。
不过要是盛商不乐意的话,秦霁觉得自己以后也很难会提拔这个盛商了。
既然已经想过了这么多的政策,不去实施一番,就拿来作科举考试用,那不是浪费么?
相比之下,榜样和探花的文章在盛商的文章面前就没有那么出彩了,不过也只是跟盛商相比,跟别的考生比起来还是很厉害的。
然而越是厉害能干实事的人,秦霁就越想将人给派到能做事的位置上去。
翰林院……他压根就不会去翰林院,也不会找翰林院的人到自己的面前来晃,他有卫瑜,哪里还用得着别的人?
他在位的这些年,翰林院的官员想要跟之前一样容易出头,难搞咯。
总之,秦霁在九月底定下了状元、榜样和探花三名,二甲一百三十人,其中就要那个庞书文,三甲一百六十七人,剩下的考生便只能打道回府,今年没有考上。
放榜那日,秦霁又偷偷摸摸地和卫瑜出宫去了,这些日子天天看试卷,他也需要出个门放个风,而且都到了这一步了,他也想听听考生们都在讨论些什么。
“明彻,你难道没觉着,你的行为很幼稚?”卫瑜坐砸马车里,认真思考秦霁到底是怎么能做到成熟与幼稚并存的。
秦霁兴奋地道:“这可是我自己想出来的题目,很有意义嘛。”
卫瑜心说,要不了几年你就不会觉得有意义了。
毕竟你天天惦记着秦昭赶紧长大了你好退位当闲散太上皇。
今天去的是茶楼,之前陈玄文带着去过,说书先生很会说的那一家。
这会儿刚刚放榜,又不是吃饭的时辰,考生们不在酒楼聚会,那便会在茶楼聚会。
作为都城里最热闹的茶楼,秦霁刚上楼就已经听到了好多考生在交流自己的名次了。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社恐法医怼夫指南 一篇日常慢热文 星临 漂流25年后,我成了摆渡人 烽火蔷薇 玄学少女才是真大佬 团宠猫咪爆红日常 玫瑰疯长 离婚后我死遁了 女配她不逆袭就会死[娱乐圈] 远山悲悯不思澈 星穹月女 小可怜gin拯救计划+番外 囤货百亿,天灾躺平 被迫嫁给傻瓜王爷后 我家快递站通玄学+番外 [红楼]当炮灰有了金手指+番外 公子真绝色 嫁病娇 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