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何为强民?
陈廷敬:我认为强民必须是法治、厚德、博学、笃行、创新之民。这里做个对比,一类民是浮躁、不思、无志、品行差、不自律、无识。二类民是善于学习思考、能定能静、有志、务实、品行优良、专注、自律、有识。上述两种民,你认为那种算是强民?
康熙:显然是第二种民算强民,强民是法治、厚德、博学、笃行、创新、奋斗之民。
陈廷敬:皇上圣明。那些浮躁、天天闹渣渣,成天喊口号,不务实、不踏实、不思考之民真的好?民:知荣辱美丑善恶,
务实踏实、自律、博学、专注、思考、行动力强、有进取心、自强不息,这些才是强民该有的品质。
康熙:有什么具手段可以使朕的子民变为强民?
陈廷敬:教育宣传是必要的,要将强民文化根植于国民脑海里。可以通过学校、家庭、媒介、书籍、影视、动画、社会活动等方式塑造思想。可以通过名、权、利、荣誉、地位以及耻辱、鄙视、劳累、贫穷、疼痛、甚至是自由、生命的代价来诱导民众价值的取向,最终塑造民众强民思想。要打破出身论,改变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儿子打地洞的社会现象。要打通底层民众通过自身努力奋斗改变命运的通道。无论出身如何,只要有才能,就能公平的获得上升的机会。进阶的机会为他敞开,只要他愿意改变。仿效秦商鞅军功爵制度建立学功爵制度,古时军功改变命运,现在学习改变命运。在物质、精神财富激励下,在社会优胜劣汰的激烈竞争下,民众会努力学习提升能力,达到强民的目的。我们要实现在制度框架内干得好的、干出成绩的,可以得到丰厚的物质财富和崇高的社会地位,而干的不好的就会受到相应的惩罚,甚至是自由、生命的代价。
康熙:对于社会建设,有人说要保证社会和谐,需实行高福利政策,你怎么看?
陈廷敬:一个是没有压力落后的和谐社会,一个是竞争力强、张弛有度的现世社会。您认为那个更好?
康熙:当然是第二种社会更好。有保有压、张弛有度最好,任何社会形态都不能为了和谐而失去竞争力。
陈廷敬:老臣认为,保障体系必须建立,但福利水平不能太高,只能保证基本需求,不能养懒人,不劳不得是原则,高福利一定会减弱竞争力。须知军事爱好者和职业军人差距是很大的。一个把军争当做爱好,态度是可有可无;一个把军争当成饭碗,不精益求精就得死去。竞争是必须的,适度的压力更有利于社会发展。
康熙:即使君王在有雄心壮志、文韬武略,如果官吏和民众懒惰散漫、没有进取心、没有积极性,那么君王的志向就只是志向而已,实现不了。如何进一步激发官吏及民众主动、积极、创造性?这是很关键的问题。
陈廷敬:皇上切中要害。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君王可以根据官吏和民众的喜好、厌恶来进行奖励、惩罚的制度设计,让其自己评判利害得失,从而激发其主动、积极、创造性。具体说就是要让国家的发展和每个人民的切身利益联系起来,发展成功必须惠及人民,要让为国家做出贡献的人获得经济利益和社会地位。要转变国家的社会风气,不论出身富贵贫贱,功勋卓著者必须受到奖励,碌碌无为者要受到惩戒,营造了一个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从而人心思齐,劲往一处使,国家建设必定日新月异。要通过改革让各个阶层的利益得到重新调整,社会内部积蓄的力量被有序地利用和疏导,这能极大鼓舞社会底层百姓的斗志,让他们能看到未来的希望。我们要通过法治,使整个社会保持积极向上的风气。要为天下民众树立一个与时俱进的目标。要让民众通过努力奋斗就可以得到他梦寐以求的东西。我们要废除世袭制,给庶民一个晋升受赏的机会。我们要让有德有才之人得到赏识重用,让德才兼之人有用武之地。要用制度选择人才,对于德才兼备者,要大胆提拔重用。有功者受赏,平庸者让位,有过者受罚,规则公平公正,能者上庸者下。这样就能形成正向激励机制,激发官吏和民众干事业的积极、主动、创造性。
康熙:有人向朕提议,也学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重用儒生治理国家,可行吗?
陈廷敬:显然是不行的。儒家的德文化是可以调节人与人的关系,规范人的行为,但没有强制力。国家要治理好还得以法治为根本,法治为主德治为辅。社会治理要疏堵结合,要惩恶扬善。
康熙:君王在重大决策上的正确或者失误,往往可以决定一个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所以君王面临重大决策必须慎重对待。君王如何才能保证决策正确?是应该多数人讨论还是少数精英决断?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师尊快醒醒+番外 农家小福女有空间 最强女王有空间/重生空间:最强女王 系统靠白莲花宿主躺赢了快穿 鹿先生他又栽了 红颜绝恋:千面王妃 我开的炸串店爆红全世界 成为反派大佬的契约灵 网游之牧神 月半小夜曲 湖边彷徨 BE美学在逃女主[穿书] 水不映月+番外 杏雨街 魔族卧底要修仙 在妖精森林求生的日子里 灌篮之高宫 穿成反派大佬的娇娇宠+番外 斗破之无上之境 完美先生大改造